我預見了所有的悲傷,依然願意前往
《茶の書》中有這樣一則小故事:
茶道宗師千利休之子紹安,某日清掃茶園。當他掃完後,利休卻總是吩咐他再打掃一次,“還不够乾淨”,直到小徑已掃三次,院中的苔蘚,一片落葉都找不到。利休仍不滿意,他邊呵斥紹安邊走到院中的樹前,搖晃起來,直到樹葉飄落庭院。然後歎息道,“這才乾淨了”。
这就是侘寂。就像茶道裡面經常使用的茶碗,從不以白瓷為榮,而是用不規則的陶器。這是一種不完美和未完成的表達。
「侘寂」是一種古老的日本美學。「侘」意指「簡樸之美」,「寂」則指「時間流逝」、「萬物無常」。簡單而言,「侘寂」的核心思想是擁抱不完美、欣賞時間流逝而自然帶來的缺陷,強調簡樸沉靜。
我們常說的簡約風,其實有兩種,一種是像北歐式的簡約,一種是日式的簡約。前者色調飽和、明亮、多彩,後者色調單調、灰暗、枯舊。前者是豐盛美,後者是殘缺美。聽起來日本的侘寂美學似乎不是很漂亮,但其實侘寂表達的即是不強求的自然之美。
路上的落葉、枯寂的山林、破敗的老房子、用到殘舊的杯子、破舊有著身體印形的椅子,處處可見侘寂之美,「侘」,又指困頓,就算一無所有,也能怡然自得的心境。「寂」,又指寂靜,經過時間變化後,表面粗糙但寧靜的狀態。日文中的銹,也讀做寂。樸拙自然的簡約風格,是日本人追求的寧靜。
愛、恨、嗔、癡……求不得、愛別離、怨憎會,就如長满青苔的庭院石灯,缺角的古舊茶碗,冷寂留白的禪寺枯山水。一些情感,緩慢地延續,默默的生活,不一樣的風霜雨雪,一樣的仰望,俯瞰。雖有時痛苦一點,也並無什麼不好。既然這些變化會自然出現,無法逆轉,那就認真地活著,一切從簡,不求完美。寧靜的缺憾,歲月的傷痕,也是一種美。
侘寂的美學瀰漫在京都的寺廟,庭院,屋瓦,以及茶碗,服飾上,並深深地印刻在日本人的心裡,以至於這種美學在日本人心中不言而喻,不願做出任何明確理性的定義。
因為侘寂,是一種生活的態度。有些時候,當你綜觀了所歷的悲愁和體悟之後,想要告訴別人這一段悠然的故事,你卻會發現別人並沒有也不想尋溯到像你這麼深入源頭的所在之處,自己也不知從何說起。懂的自然會懂,不懂的自然不會懂。所以物哀,幽玄,終至於侘寂。只能無所言說,平淡的微笑,且飲杯中茶。
這一年,開始重新更新公號,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幫助。目兮姐,擺渡姐,何輝新大哥,石公,snow女史等人,一點一滴,感激在心。元旦的凌晨,去稻荷大社初詣,回來的時候,已經沒有公交車了。那就徒步吧,橫穿夜色橫亙冷寂空曠的城市,緩緩拖長的瘦小的影子漸漸模糊,這就是生活裡的侘寂。
這一年,我預見了所有的悲傷,依然願意前往。依然自我,依然真誠,依然感恩。學著表達,學著在最是自然流露的一瞬間放棄表達。
紅葉稀稀疏疏地飄落在枯瘦的楓樹下。
這是月光已斂,將雪未雪的深夜。
你瞧,淡淡的,就足夠美好……
這一年,滿懷悲傷,又寂然歡喜。
視頻來源 :https://vimeo.com/184212106
製作者:Cristóbal Vila